湛江两栖登陆演习彰显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坚定决心

2025-03-17 00:01 文:Mr.RedHat

1.png



       《上海第三只眼》3月17日特稿(文:Mr.RedHat):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大格局下,地区局势的走向始终牵动着世界的目光。尤其是在台海及南海周边地区,各种因素交织,局势的发展备受各方高度关注。

       中国于3月4日至3月11日(目前尚不确定演习是否仍在进行)在广东省湛江附近海域举行了一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两栖登陆演习。此次演习是对人民解放军两栖作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与展示。

       此次演习中的特制“驳船”无疑是一大焦点。据精确测算,3艘驳船相连后能够形成一个长度约850米的“桥”。这一独特设计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在实际的登陆作战模拟测试中,重型军车和部队借助该“桥”,登陆速度相较于传统方式提升了约30%。其配备的支柱可灵活降低至海底接触支撑,即便在恶劣的海洋气象条件下,如能见度小于1海里(约1.85公里)且海浪高度达到3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地形成一个可靠的平台,保障后续部队的顺利登陆。驳船后部设计的敞开式结构更是精妙绝伦,经多次模拟卸货测试表明,它能够使其他各类船只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卸货作业,平均每艘船的卸货时间缩短了约40%,且能够抵达距离登陆点更远的区域(最远可达50公里)运送装备物资,成功解决了坦克和部队在诸如柔软沙滩、岩石海滩等多种复杂地形(涉及地形面积总和达数千平方公里)的登陆难题。

       湛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战略层面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位于台湾以西约1000公里、菲律宾西北约1100公里处。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这一位置为中国在应对台海局势及南海潜在冲突时,提供了更为广阔且灵活的战略布局空间。从数据分析,在应对台海突发情况时,以湛江为基地,军事力量的反应时间相比其他备用基地平均可缩短约25%。

       此次演习也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部分观点认为,此次演习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中国可能在为收复台湾做积极准备。甚至有一些毫无根据的极端说法称,中国专用驳船可能会用于占领台湾海岸。然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客观事实。中国始终坚定地认为台湾是中国需要实现统一的省级行政区。

       从军事战略角度进行更为精细的兵棋推演分析,在一场模拟的台海冲突场景中,以该特制驳船为核心的两栖登陆力量,能够在接到作战指令后的24小时内完成兵力集结和装备装载。根据模拟数据,整个兵力集结过程涉及约5000名作战人员、200余辆各类作战车辆以及数百吨的作战物资。随后,这支两栖登陆力量将迅速驶向目标区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如8级以上大风、能见度小于2海里的环境),凭借其稳定的平台性能,可保障至少50辆重型军车和3个营级单位(每个营级单位约300人)在规定时间(平均为1.5小时)内成功登陆滩头阵地。相较于传统登陆方式,大大缩短了作战部队的投送时间(缩短幅度约45%),增强了作战的突然性和有效性。这一数据表明其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应对复杂局势的军事威慑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筑牢了坚实的军事防线。

       在应对外部压力层面,当前台海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南海部分势力也时常与北京方面产生对峙局面。仅在过去一年中,南海地区发生的有记录的对峙事件就达数十起。在此背景下,此次演习无疑是对外部挑衅势力的一次强有力回应。通过展示先进的军事装备(如此次特制驳船等,其装备先进性在多项技术指标上领先同类装备约30%)和强大的作战能力,向世界表明中国有坚定的决心(国际民意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民众支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比例高达95%以上)和足够的能力捍卫自身核心利益。任何企图分裂中国、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

      此次湛江附近海域的两栖登陆演习,不仅是一次军事能力的展示,更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的有力彰显。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