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只眼》5月31日消息:一项针对近9,000 人的研究发现,最近注射过破伤风疫苗的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较低。此外,破伤风的抗菌治疗可显着减缓其进展。这表明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细菌)的感染可能与患这种疾病的风险有关。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影响着全球超过 600 万人。它是成人运动障碍的第二个最常见原因,其特征是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逐渐丧失。尽管年龄是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但与普遍看法相反,这种疾病不仅影响老年人。大约17%的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下。
现代诊断基于识别静止时震颤、运动迟缓(意志运动缓慢)、僵硬和姿势反应障碍。神经变性始于运动控制所需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然而,人们对这种疾病的确切病因仍知之甚少,通常只能在晚期才做出诊断。目前,仍然没有批准的治疗方法直接针对该疾病的机制或直接原因。
最近的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显着差异。所注意到的差异之一是帕金森病患者的破伤风梭菌水平较高。鉴于这种细菌产生一种导致突触功能障碍的神经毒素,它可能与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关。
另一方面,帕金森病的平均诊断年龄为 45 岁,此时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破伤风疫苗提供的保护不再有效。作为常规疫苗接种计划的一部分,这些疫苗被系统地接种给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仅在有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的伤口并且在伤口发生后 10 年内未接种疫苗时才接受加强疫苗。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破伤风疫苗接种可能会影响帕金森病的发生。“如果梭菌神经毒素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我们预计破伤风疫苗接种与疾病发病率之间存在负相关,”他们在之前发表在专业平台 medRxiv 上的报告中解释道。
最后一次破伤风注射后 5 至 10 年内提供最大保护 破伤风细菌释放的神经毒素被内体(负责运输分子的细胞器)吸收,并阻止负责运动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疾病会导致僵硬和无法控制的肌肉收缩,这可能是致命的(因为呼吸肌肉,例如隔膜,会受到影响)。这项新研究的作者假设,当疫苗不再提供足够的保护时,肠道微生物群中存在的破伤风梭菌可能会被部分激活。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 22 年的医疗记录,并选择了 1,446 名年龄在 45 至 75 岁之间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以及 7,230 名健康人。选择这个年龄范围是为了排除发生在很小年龄的病例,这些病例主要受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该样本还排除了老年人(75 岁以上),他们的运动症状可能是由其他病症引起的。最早诊断或获得第一种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日期被用作参考点。
专家发现,破伤风疫苗接种与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显着相关。该疾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还受到上次疫苗接种以来的时间长度的影响。最好的保护似乎是在最后一次破伤风注射后 5 到 10 年内实现的。
此外,针对大多数梭菌菌株的抗菌治疗与帕金森病进展的显着减缓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破伤风梭菌感染确实可能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有关。需要更多的研究,包括随机试验,来证实这种关联并了解其机制。然而,研究人员认为,破伤风疫苗可能是预防这种疾病的一种有前途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