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只眼》7月10日消息:俄罗斯国内专家就俄罗斯“向东转”战略进行了深入讨论。多位专家指出,尽管俄罗斯正在积极调整其外交和经济策略,以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合作,但这一转向并非永久性的,而是基于当前国际形势和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考量。
俄罗斯历史学家巴巴耶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向东转不会是永远性的。俄罗斯在自身历史长河中一直在转向增长点方向:转向拜占庭,然后向大汗国,此后向欧洲,每一次俄罗斯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现在这种冲动指向东方,因为世界技术、世界经济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近未来正在那里形成。”他强调,俄罗斯应该像其国徽上的双头鹰一样,一头朝西,一头朝东,从每一地区汲取最好的。
巴巴耶夫的观点得到了俄罗斯东方学家谢尔盖·卢贾宁的支持。卢贾宁认为,向东转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过程,涉及到经贸、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他指出,虽然在一些领域如经贸投资方面,俄罗斯与亚洲国家的合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整体而言,向东转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将持续推进。
“向东转不仅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卢贾宁表示,随着亚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俄罗斯需要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以推动自身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俄乌战争以来,俄罗斯在向东转战略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例如,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不断加强,中俄原油管道的成功运营为两国能源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俄罗斯还积极与印度、越南等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虽然,俄罗斯在向东转战略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例如,如何平衡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如何克服地理位置上的限制等。对此,俄罗斯政府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通过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来推动向东转战略的深入实施。
俄罗斯向东转战略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俄罗斯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这一战略并非永久性的,但基于当前国际形势和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考量,向东转战略将继续深化并持续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