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8月25日,国盛战略智库以“舆论及认知战我们可以跟西方学习什么”为主题,召开线上内部研讨会。海南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毕研韬教授应邀与会,他的发言要点概括如下。
(图片来自网络)
毕研韬表示,俄乌战争说明现代战争已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已扩展至认知等多个领域。俄乌战争开始前,美西方智库就已对俄方的认知战、宣传战理念、策略和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
毕研韬详细分析了美西方如何通过认知战打击俄罗斯。他首先概括了反俄认知战的三大特点,包括建立“信息北约”,调动北约资源对俄进行认知作战;封杀俄罗斯国际信息出口;对俄境内进行信息渗透。
毕教授介绍说,在信息战方面,北约的两个相关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是“北约战略传播卓越中心”。俄乌战争爆发后,该中心经常组织数十个国家的顶尖专家共同研讨俄罗斯的认知战特点,商讨北约的反制措施。另一个是“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这是一个隶属于北约的军事组织,现有30个成员国,允许价值观相同的非北约成员国加入。
美英等国的顶级公关、法律和技术公司为乌克兰提供免费服务,并由各公司的资深专家亲自负责。泽连斯基在联合国的两次演讲稿由美国公关公司撰写;乌克兰向国际法院提交的关于战争的报告由华盛顿顶尖法律咨询公司提供。
在对俄信息封杀方面,俄乌战争爆发后一个月内,俄在西方的新闻媒体几乎全被封杀,先进的AI技术可以立即封锁俄的官方账户。如果台海发生战争,中国的境况可能比现在的俄罗斯更糟。美国政府资助的广电媒体利用AI技术对俄境内进行信息渗透。
如果台海发生战争,西方最新的技术会全面动用起来,我们仅仅依靠现有的防御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研究如何增强全社会的韧性,以增强各个层次、各个主体的实力。
他表示,美西方在认知作战中,新闻媒体和情报机构完美配合,这点应引起重视。战争爆发前,美国中情局就通过新闻媒体披露了俄罗斯的一些做法。2023年美国发布备忘录强调美国要改变情报的披露和分享方式。一些原本不应公开的情报现在能够提前解密,目的就是影响舆论。
毕研韬还强调传媒只是国际认知作战的一个环节。西方提出“接触与传播”的概念,行为接触、人员接触、军事接触等都被视为传播,而我国的相关理念尚未更新。
他最后分析了影响国家认知能力的三大要素:一是国际声誉。若没有良好声誉,信息将无法进入目标信息网络。二是国际化水平。信息作战的理念、手段和平台都要国际化。三是创新迭代能力。美西方认知作战领域的概念迭代很快,中国还没跟上。
(关于研讨会详情,请参阅微信公众号《国盛战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