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只眼》7月25日消息:今天,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一场重大变革,六大国有银行集体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较之前下降20个基点至2.3%。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彰显了政府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有效需求的决心。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在每月常规MLF操作窗口之外额外开展MLF操作,并下调中标利率,旨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他指出,中国贷款利率已连创历史新低,企业贷款利率进入“3时代”,部分城市房贷利率更是迎来“2字头”,这对于减轻企业和购房者的利息负担具有显著作用。
中证网援引接近央行人士的话称,此次增加MLF操作不仅满足了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需求,还进一步释放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信号,有助于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在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三天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集体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这是2024年内六大行首次集中调降,也是自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的第五次调整。据第一财经报道,此次调整中,两年期及以上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最大,达到20个基点。
具体来看,六大行均对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协定存款以及一年期以内的定期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从1.65%、1.95%、2.00%下调至1.45%、1.75%、1.80%。以100万元存款定期存5年为例,与去年底相比,累计利息将减少约10000元。
财新网指出,存款利率的下调背后有多重复杂因素。一方面,随着LPR的下调,银行为了保持息差稳定,需要相应调整存款利率;另一方面,银行的负债成本压力较大,降低存款利率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此外,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长期限存款和部分特殊存款产品定价偏高,下调存款利率也是为了优化存款结构。
专家指出,此次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同步下调,将有效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存贷款利率之间的联动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有效需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
面对这一系列金融政策调整,市场反应热烈。不少企业和购房者表示,贷款利率的下调将显著减轻其利息负担,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银行股的表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市场普遍预期银行板块的高股息行情可能迎来一轮长周期的开始。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开放,未来将有更多政策出台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