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只眼》7月29日消息: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力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中国预计将在2024年投入高达5300亿元人民币用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电力系统,并显著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
报告指出,这一庞大的投资计划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坚定承诺。国家电网公司作为行业领军者,已率先宣布其2024年电网投资计划将突破6000亿元大关,较2023年增长711亿元,创历史新高,彰显了公司在提升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增强对可持续能源接入能力方面的雄心壮志。
回顾2023年,中国电力总投资额达到15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这一增速为近十年来之最,主要得益于新能源项目的迅猛扩张和电源结构的持续优化。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凭借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快速下降,成为吸引投资的新热点。报告预测,未来三年内,火电投资规模虽将保持稳定,但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电网基建投资也将实现稳步增长,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坚实支撑。
这一系列投资举措不仅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广泛应用,中国电力系统正逐步向更加清洁、高效、灵活的方向转变,为绿色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使用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未来,中国电力行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速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进程,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