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瞳女孩
“慢脚文化”是什么?“慢脚”是“快手”的反义词,最初的“慢脚文化”是指夸张、搞怪、非主流的视频风格和内容,如异瞳、堆堆袜、三级头、狐狸脸、蛇女之类的静态画风。慢脚语汇,如“原神”“水母”“小太妹”“跟风的dinner”,虽让很多成年人不知所云,但总体上无伤大雅,其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内。彼时的“慢脚文化”充其量是一种网络亚文化。
如今,过度美颜、夸张特效、娘炮、嗲声嗲气、动作忸怩,都已经Out了。裤裆炸鞭、干嚼玻璃、经血拌饭,这种新做派让传统网民避之不及。毫不夸张地说,“慢脚文化”已发展成网络病毒,正在腐蚀青少年的认知,如不及早消杀,必将蔓延升级,造成更大危害。
有些第一代“慢脚人”尚未意识到“慢脚文化”已经转向、堕落,所以有第一代“慢脚人”对外部的批评耿耿于怀:我们不过是二次元文化,难道成人连这个都不能容忍?
让成年人忧心的是,升级版的“慢脚文化”价值观日趋腐朽。开黄腔、打情骂俏、暧昧挑逗、打擦边球的软色情虽已是文化荼毒,但还属于轻度症状。更出格的“慢脚文化”把“低龄退学”视为英雄之举,大肆推崇“未成年性经验”,甚至把“爹系男友”“纯狱的他”“未成年的妈”“亲兄妹在一起”等离经叛道的行为当作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我们慢脚都这样”,这类语言标志着慢脚群体意识已基本成型,虚拟世界中出现了“一个隐藏在下沉世界的暗网”。在某些“慢脚人”眼里,退学混社会才是正确的价值观,笑贫不笑娼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有评论指,毁三观的慢脚文化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更为流行,尤其受到十几岁孩子的追捧。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到20世纪初,“黄色新闻”曾一度在美国泛滥。所谓“黄色新闻”,是指煽情、血腥、暴力、浅薄、低俗的新闻报道风格。针对这种现象,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大众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于是“媒体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同理,我国的“慢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而适时制订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也是历史的必然。
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极度内卷、996、本科生研究生跑外卖、求职难挣钱难,这些社会现象让青少年感到前路渺茫,于是当网红挣快钱成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因此说,尽快复苏经济、纠正社会偏差,让“慢脚人”看到光明、相信未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但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当下,全球经济复苏尚待时日。因此,政府加大对“慢脚文化”的治理就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可要求平台方尽快整改,坚决杜绝低俗“慢脚文化”的传播。平台方应校正算法传播细则,防止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慢脚人”接触健康向上的多元信息,这是平台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关行业协会应制订针对性标准,推动在内容分级与审核上加快步伐。
家长、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学术与社会组织都应各负其责,确保青少年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全社会的信息素养与韧性是不二法门。遗憾的是,截至9月27日17时,在《知网》上检索不到研究“慢脚文化”的文章。幸好有些敏锐的新闻与文化工作者已经敲响了警钟。
当然,对“慢脚文化”不应一刀切地加以狙击,而应区分和保留其中的健康成分,剔除其糟粕,让青少年的虚拟生活更健康更安全,让新时代的网络世界更丰富更璀璨。
毕研韬系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并保持文章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