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呼吸道感染病例攀升

2024-12-28 06:47

1.png


流感病毒阳性率增幅显著,专家呼吁高风险群体接种流感疫苗

       《上海第三只眼》12月28日消息:近期,中国多地呼吸道感染病例显著攀升,流感、支原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升高,其中流感病毒阳性比例增幅尤为显著,但仍低于去年同季水平。当前北方正值流感高发期,北京等地进入流行高峰略迟,12月始入盛季,主导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

       北京市海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颜卫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呼吸道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流感、支原体、衣原体、鼻病毒、合胞病毒及人偏肺病毒等,存在交叉感染可能性,一人可能同时染多种病原体。他表示,流感与支原体并无共同免疫机制,彼此感染概率独立,两者并发可能加大呼吸道负担。

       专家建议符合条件者接种流感疫苗,特别强调高风险群体如老人、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及肥胖人士应加强防护,因感染流感后易诱发并发症或使基础病恶化,推荐接种疫苗以防重疾。

       部分流感患者反映感染后出现头晕现象,疑为新毒株所致,但实际上此乃病毒普遍反应之一,并非特定毒株标志。人体遭受病毒感染后,血液中病毒扩散触发全身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肌痛,为机体抵御病毒的正常生理反应。

       颜卫峰强调,即使同种病毒,感染者症状亦各异,受个体差异影响。48小时内运用抗病毒药效果最佳,早治早愈,减轻病情蔓延。家庭可备止痛降温药物,按医嘱谨慎服用,避免重复用药。病情加重或连续5日无改善需及时就医。

       除流感外,“人偏肺病毒”感染近期亦上升,监测数据揭示未成年人阳性率抬升。人偏肺病毒属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通常不会导致重症,但全年龄段皆可感染。目前缺乏针对性疫苗及特效药,治疗侧重于对症支持。医生建议维持良好卫生习惯,如手洗、佩戴口罩,远离人群密集场合,以有效防控。

       呼吸道疾病多样,症状不一,治疗策略需依据病症调整。流感患者通常经历呼吸道与全身症状,支原体感染以咳嗽为主,偶有低热,病情绵延逾两周,个别拖累月余。合胞病毒、鼻病毒引发咳嗽、打喷嚏、发烧等,一周后渐趋恢复。成人与儿童面对呼吸道疾病感染状况有异,成人流感相对较重,而儿童支原体感染更难痊愈,易演变为重症。总体而言,不同群体应对呼吸道疾病的体验各有千秋。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