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绵阳疑似建大型激光融合研究中心

2025-01-29 17:10

1.png



       《上海第三只眼》1月29日据路透社消息,1月28日,根据美国独立研究机构CNA的研究员德克·埃弗莱斯(Decker Eveleth)介绍,卫星图像显示,绵阳正在建设一个大型激光点火核聚变研究中心。该设施包含四个外围“臂部”,用于容纳激光间,以及一个中央实验间,作为靶室用以容纳氢同位素。通过强大的激光点燃,这些同位素将发生核聚变并产生能量。埃弗莱斯指出,该设施的布局与美国北加州耗资35亿美元打造的国家点火设(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类似。绵阳设施的实验间规模预计比NIF还要大约50%。

       美国独立研究人员Decker Eveleth表示,CNA Corp的卫星照片显示,此地有四个用于放置激光托架的偏远“武器”装置,还有一个中央实验湾,将容纳装有氢同位素的目标腔室,强大激光器作用下氢同位素融合产生能量。

       该研究中心布局与美国北加州造价35亿美元的国家点火设施(NIF)相似。2022年,NIF实现融合反应产生能量多于泵入目标的激光能量。Eveleth与詹姆斯·马丁非扩散研究中心(CNS)分析师合作估算,中国该工厂实验湾比NIF目前最大的实验湾大50%左右。

       此情况此前未被报道。路透社就此询问,中国外交部将问题转“主管当局”,中国科学技术部未回应,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拒绝置评。

       2020年11月,美国武器控制特使马歇尔·比林斯利发布卫星图像,称展示中国核武器支持设施积累情况,其中绵阳图像显示一块标注为“自2010年以来新研究或生产区域”的土地,据Eveleth与路透社分享的建筑文件,此地正是名为“Laser Fusion主要设备实验室”的融合研究中心所在地。

        激光诱导融合利用高功率激光压缩和加热燃料实现核聚变,过程包括加热、压缩、点火和能量释放。点燃融合燃料可助研究反应原理、探索氢能创建清洁能源,也能研究爆炸细节。中美均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国,条约禁止核爆炸,但允许“亚临界”测试及激光融合(惯性约束融合)研究。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前主任西格弗里德·赫克称,美国进行过1054次核武器测试引爆,亚临界和激光融合实验对维持核武库安全可靠性重要;中国进行过45次核武器测试,此类实验价值相对小,因其缺乏大量数据基础,他认为中国核设施领先影响不大。

       法、英、俄等核大国也设有惯性约束融合设施。NIF惯性约束融合计划首席科学家Omar Hurricane称,设施规模反映实现点火所需预估目标数量,如今或许能建能量相同甚至更大但占地面积不同的设施,规模过小则难以实现实验融合。他还表示,其他国家运营此类研究中心并非值得担忧的理由,科学进步难阻,科学应用复杂。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